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促使大量的中国知识分子纷纷投身救国事业。欧洲战争文学,尤其是俄苏文学,遂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建构抗战文学的理想资源并鼓舞群众的抗战意识。过往学者的研究集中于中国左翼作家书写的抗战文学及其对于建构国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意义。然而,他们甚少讨论中国现代派与左翼文艺思潮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现代派作家对抗战文学的贡献。因此,中国现代派因应中国特殊的历史语境而大量评论和翻译有关普法战争(Franco-Prussian War, 1870-1871)、第一次世界大战(First World War, 1914-1918)、俄国内战(Russian Civil War, 1917-1922)、波苏战争(Polish-Soviet War, 1919-1921)、西班牙内战 (Spanish Civil War, 1936-1939)以及苏联的卫国战争(Great Patriotic War, 1941-1945) 等欧洲战争文学作品,一直被长期忽视,实为中国抗战文学以及中国现代派文学研究之中的遗珠。
中日战争时期中国现代派对欧洲战争文学的跨文化阅读(1937-1945)
本计划旨从跨文化和跨历史的角度切入,探讨中国现代派对欧洲战争文学的阅读、评论、翻译及再现。本计划以中国现代派“作家-译者-编辑”群——施蛰存、叶灵凤和戴望舒为考察对象,探讨他们引介并翻译来自五个国家、以四种语言书写、合共逾二百部欧洲战争文学著作,如何再现由不同政治倾向的欧洲作家撰写的战争文学,作家包括人文主义及和平主义者如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社会主义者如巴比塞(Henri Barbusse),反法西斯主义者如海因里希.曼(Heinrich Mann),共产主义者如阿尔维蒂(Rafael Alberti)、巴甫连科(Pyotr Pavlenko)、里别进思基(Yuri Libedinsky)以及“同路人”作家如伊凡诺夫(Vsevolod Ivanov)。本计划将进一步研究中国现代派如何利用欧洲战争文学的翻译作为“内在抵抗”的策略,支援在香港同时面对亲日的“和平运动”以及英国殖民政府严苛的政治审查的双重压力之下挣扎求存的抗日文艺运动。
本计划试图点明中国抗日战争文学与欧洲文艺思潮之间的连系,以期填补抗战文艺研究长年遗漏的重要版块。此外,本计划通过重新考量中国现代派作家对欧洲战争文学乃至其中文学与政治思想的接受情况,开拓抗日战争文学的研究视野,并再次强调战争语境下中国文学现代性发展的混杂性和跨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