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者
晁罡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式管理,长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企业的创新转化,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跟踪调研。
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兼任广东省企业责任研究会副会长、博鳌儒商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企业•管理•伦理论坛常务理事、湖南人极书院专家教授、江西财经大学“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中国台湾静宜大学访问学者。
主题一:东方企业成功案例:家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实践
时间:10:00-13:00
简介:随著中华文化复兴,企业亦渐趋向中国式管理,其中尤为重视作为中国本位文化的家文化。本讲通过大量的企业鲜活案例,如评选企业好媳妇、千里家访、实行全员身股制、一封家书、孝亲金、准妈妈午餐、工厂即道场、食堂即课堂等,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家文化更契合中国员工的心灵,亦彰显了家文化在企业的斐然成效。而源自西方的劳资关系、员工-组织关系、工作-家庭平衡等理论,其背后是二元相分的文化假设,无论如何协调或平衡,它们之间终究是「二」不是「一」,以此应用于中国情境,自然带来诸多理论困惑和现实冲突。
【专题演讲】
案例分析:亚洲企业中的家文化(如李锦记、海尔、塔塔集团)
文化框架:儒家价值观、集体责任感与跨代传承
【互动环节】
讨论:传统与创新在家族企业中的平衡
分享: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挑战与经验
主题二:德本精益管理:外资企业在东亚的跨文化管理成功实践
时间:14:30-17:30
简介:精益生产被视为极具影响力的生产管理模式而为全球制造业所效仿,然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企业导入精益生产的失败率却高达80%左右,其核心问题在于企业不仅要解决员工「能不能」而且更要解决「愿不愿」的问题。一家外资企业经过多年探索,创立了将中华文化与精益生产相结合的德本精益管理新模式:它强调德能并育,以心法带动技法,从而激发员工良性而又稳定的内驱力,促进企业的持续改善。这家企业虽然经历了从美资转为法资、从中国大陆转至越南的重大变化,但这恰恰印证了这一模式的普遍价值,它为企业从技术、制度驱动型转向价值观驱动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专题演讲】
案例分析:道家思想在精益生产中的应用
数据支持:道德领导力对供应链管理的长期效益
【互动环节】
角色扮演:解决跨文化冲突的决策情境
专家问答:如何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