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中文系)中国语文教学发展中心于11月12日举行第六届“文学中大”征文比赛颁奖典礼,由文学院院长唐小兵教授和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系主任邓思颖教授担任主礼嘉宾;新亚书院钱穆图书馆及联合书院胡忠图书馆主管马辉洪先生及比赛评审资深中学中文科科主任、明报教育专栏作者蒲苇老师担任颁奖嘉宾;以及教育学院院长范息涛教授、医学院副院长黄仰山教授、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君杰博士莅临出席,与得奖者一同分享喜悦。是次比赛接获逾500份来稿,经过近半年的征稿和评审,最终选出二十四篇杰出作品颁授奖项。
比赛鼓励参加者以创作描写校园内外所见山水或社区面貌,诉说山城人的故事。得奖作品题材广泛,包括以蝴蝶结引伸至人际关系的讨论﹔透过豆浆反思商业社会下人工食物带来的问题;以林村河为切入点,呈现出美与丑之间的张力等,以情理兼备的思辩文字展现中大人的人文精神。
唐小兵教授致辞时提及十三世纪波斯诗人鲁米曾说:“有缺口的地方,就是光进入的地方。”指出挫折、磨练往往更能启迪人们思考,倾听被忽略的心声,而本届得奖作品正正能够反映出这一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来自不同学院、学系的得奖者不但没有停止思考,更从各自的体悟创作出内容隽永的文章。可见文学并非专属于某一学院和学系,而是属于每一位对身边事物有感触的人。
邓思颖教授致辞时说:“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文字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优美的文笔,更是缤纷的世界。希望大家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发挥语言的力量,以语言记录人生,以文学承载生命。”这亦正是举办“文学中大”的目的:透过推广校园文学创作风气,鼓励学生和校友将生活点滴升华为思辩文字,将山城的人文关怀投向社会,以文学呈现生命的价值。
“大学中文”由中文系开设,为全校本科生必修的大学核心课程。为鼓励学生学习中国语文,学系以中大校园独特的人文历史与山水情怀为题,编辑《中大.山水.人文》一书,作为“大学中文”的授课教材。该课程亦安排校园文学散步活动,让学生踏足作家笔下的中大山水,亲身感受中大校园的文学力量。自2015年起,中大中文系中国语文教学发展中心举办“文学中大”征文比赛,让来自不同学系的学生和校友跨越前辈作家的文字,写出自己眼中的中大,同时提升他们对创意中文写作的兴趣、增强观察和表达能力。“文学中大”见证文学的力量穿越年代,在年轻一代的笔下绽放独有光芒。
如欲了解更多有关“文学中大”的活动详情,请浏览“走出课室学中文”网站:https://www.chltcac.cuhk.edu.hk/culitrecen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