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藝術文學碩士課程講座:「在中學視藝科教授中國藝術是否可行?」
香港藝術教育旨在培養美感觸覺和文化意識,然而中國書畫於中學階段的教育中並不常見。除了香港教育局的政策外,藝術教師的專業培訓、香港藝術教育的多元文化發展意向等亦不容忽視。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藉相關課題,將舉辦中大藝術文學碩士課程講座,並以「在中學視藝科教授中國藝術是否可行?」為題,邀請各個領域的嘉賓進行分享,詳請如下: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主辦
講者:梁崇任、陶淑慧、劉瑩、鄧國榮
主持:譚偉平
參與人數:由於疫情關係,現場觀眾人數限制為45人內,座位先到先得,如有意參與現場講座,請於2021年10月19日23:59前填妥google form登記報名,完成登記者會在三個工作天內收到電郵通知報名結果。
講座登記: https://forms.gle/HF7YWvM2JU64BB4s7
講座同時亦會於 中大藝術 The Art of CUHK Facebook 進行直播。
【研究新動向講座第十三講】從「文」向「道」──十四世紀初日本宮廷學風的嬗變
講者:楊洋教授(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主持:蕭振豪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Zoom ID:963 9839 2574
密碼:899419
無需報名,歡迎參加
漢學講座(三):韓國魯迅學百年:歷史與成果、特點
由香港中文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聯合研究中心主辦、北京語言大學章黃學術理論研究所協辦的「漢學講座(三):韓國魯迅學百年:歷史與成果、特點」,將通過zoom視訊舉行,詳情如下。
講者:朴宰雨教授,韓國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部教授
Zoom公開講座
會議 ID:963 2833 4136
密碼:865829
會議連結:
https://cuhk.zoom.us/j/96328334136?pwd=ZDhTY25UeCswWFE2d3VjS2FWazZTQT09
南都夢粱錄:黎簡、謝蘭生與乾嘉間廣東文人生活
廣東清代經濟的黃金時期,是在乾隆到道光初年,這一百多年中,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也產生了大收藏家,風雅的商人,著名的書畫家與藝術家等。本講座以黎簡和謝蘭生兩位代表性的文人為例,從一個側面展示文化和藝術的興盛,以及他們與商業社會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代表了鴉片戰爭之前廣東典型的社會生態。
講者:梁基永博士(廣東文獻學家)
梁基永,出生於廣州西關的清代科舉與洋商世家,廣州中山大學古典文獻學博士,廣東文獻學者與收藏家、書畫家,對廣東歷史文化各學科多有涉獵,著述有《黎簡》、《李文田》、《清代禁毀書目考補註》、《嶺南草木狀》、《清代翰林與香港》等。
登記現場參與(必須事先留位,入場時請出示確認電郵)
報名連結:bit.ly/3mKksoU
登記參與網上講座
報名連結:bit.ly/3oRz9Jp
貿易發展與經濟轉型——明清時期海外貿易與外銷瓷業
16世紀至19世紀中葉,隨著貿易制度轉型與發展,在全球經濟與市場需求刺激下,江西景德鎮,廣東廣州、佛山、潮州,福建德化、漳州等地外銷瓷業蓬勃發展,在生產-技術-運輸-銷售-消費鏈條中形成跨區域的面向國際的運營方式和網絡體系,瓷器大批量輸往全球市場,「海上陶瓷之路」比「海上絲綢之路」不遑多讓。外銷陶瓷業成為沿海地區經濟的增長點,是早期全球化時代中國經濟與世界互動對接、率先從傳統向近代轉型的外向型手工業部門。
講者:
李慶新博士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所長、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二級研究員)
李慶新,歷史學博士,二級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所長,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海洋史研究》主編,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副會長,廣東史學會會長。主要研究海洋史、經濟史、中外關係史及廣東史。著有《明代海外貿易制度》《瀕海之地——南海貿易與中外關係史研究》《海上絲綢之路》(中英韓語版)《廣東通史》(古代上、下卷)《廣東改革開放史(1978-2018)》等。
前來文物館參與(必須事先留位,入場時請出示確認電郵)
報名連結:bit.ly/3arEezW
參與網上講座 (騰訊會議/VooV)
報名連結:bit.ly/309zOf3
查詢
eocartmuseum@cuhk.edu.hk/ 3943 7374
驚艷:「中國風」與明清外銷瓷
隨著中西貿易的興起,至17世紀,中國的陶瓷器、絲綢、家具、漆器、扇子、屏風、刺繡、壁紙、象牙雕刻、銀器等工藝品和藝術品大量輸入歐洲,為歐洲的王室、貴族及富有階層人士所鍾愛,由此在歐洲掀起了一場波及家居裝飾、園林設計、日常生活等諸多領域的中國熱。這股中國熱潮不僅體現在對中國工藝品和藝術品的追逐,還體現在當時的歐洲設計和裝飾藝術領域裡,出現了以中國人物或中國動植物、風景為題材;在色彩配置、構圖形式上也部分地借鑒了東方藝術的特色。由此,還引發了歐洲社會對中國知識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摹仿。這就是所謂的「中國風」,也有人稱之為「中國趣味」或「中國熱」。 實際上「中國風」所蘊含的並不僅僅是中國元素,有時也融入了一些日本、泰國、印度等等東方國家的藝術元素。只是由於當時西方人對遙遠的東方國家並不能仔細地區分,因而籠統地稱之為「中國風」(chinoiserie)。
「中國風」興起於17世紀中葉,在18世紀達到頂峰,自19世紀逐漸式微,在接近兩個世紀裡風靡歐洲。「中國風」體現出與歐洲當時流行的洛可可藝術水乳交融的特徵。18世紀晚期,新古典主義興起,「中國風」逐步退出流行,並於19世紀早期結束。在「中國風」盛行的近兩百年裡,陶瓷器一直是中西貿易的主要商品之一。在此期間的中國外銷陶瓷對歐洲的社會生活帶來了顯著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以中國瓷器裝飾宮殿、家居、花園等,或在宮殿、府邸內設置中國瓷器展示室。
二是成套餐飲用具的定制,使中國陶瓷器滲透于當時歐洲富有階層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三是人物瓷塑的流行。
四是中國外銷瓷器中洛可可元素的完美呈現。
五是歐洲來華定制的瓷器中,彰顯個性和凸顯身份地位的紋章瓷大量出現。
六是對中國傳統紋樣瓷器的追捧。
七是外來定制的器物大增,使明清瓷器中西方器型、西方紋飾的器物數量劇增。
八是對中國陶瓷器的模仿及中國風瓷器的生產。
講者:黄静主任 (廣東省博物館藏品管理與研究部主任,研究員)
黃靜,1987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同年到廣東省博物館工作。現任廣東省博物館藏品管理與研究部主任,研究館員。中國古陶瓷學會理事。廣東省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廣東省文物行業協會理事。廣東省博物館協會藏品管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主要從事古陶瓷的研究、鑒定、陳列展覽等方面的工作,尤其側重於古代外銷陶瓷的研究。主持展覽多個。已發表學術文章數十篇,出版學術著作《揚帆珠江口——南海海上絲綢之路與外銷陶瓷》、《器成天下走:明清外銷瓷研究》等。
前來文物館參與(必須事先留位,入場時請出示確認電郵)
報名連結:bit.ly/3FtZKlX
參與網上講座 (騰訊會議/VooV)
報名連結:bit.ly/3DoocmK
查詢
eocartmuseum@cuhk.edu.hk/ 3943 7374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九) : 從新出材料看吐蕃時期青藏高原北部與中亞、西亞之文化交流
近年來,隨著青海烏蘭泉溝墓地、都蘭熱水血渭墓地、都蘭香日德哈日賽墓地和甘肅天祝岔山村吐谷渾王族墓地等幾處重要的唐-吐蕃時期考古遺存的系統發掘,一大批新穎稀見、且能夠清晰反映吐谷渾和吐蕃考古學文化面貌的資料得以面世,其中包括唐蕃混合風格的壁畫和彩繪漆棺、鎏金王冠、鋬指金杯、金銀棺飾、金銀覆面以及各類絲綢、珠飾等。與此同時,最近幾年來國內外各大博物館也整理和展出了一大批過去數十年間所採集的散見吐蕃時期珍貴文物,其中包括大量絲綢、金銀器、棺板畫等,其種類、形制、內容均可與科學發掘出土的考古材料相互補充和印證。
如此數量豐富、琳琅滿目的新見材料令人應接不暇,不但擴充了我們對於吐蕃時期所創造的燦爛的高原文化的認知,同時也不得不促使學術界重新反思該區域在吐蕃時期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而目前學術界所面臨的一個迫切而具有挑戰、且相當有吸引力的課題,是如何辨識和解讀這些文物的性質、功能和文化內涵,並且追溯它們的製作技術和裝飾風格的淵源。
本研究嘗試通過對這些新出資料中帶有中亞和西亞裝飾題材和風格的器物和圖像進行分析,探討它們所反映的吐蕃文化區所吸收的薩珊、粟特乃至地中海地區的文化影響,揭示青藏高原北部地區在唐-吐蕃統治時期通過絲綢之路的文化交流狀況。
講者:仝濤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仝濤,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2008年獲得德國蒂賓根大學考古學博士學位。近年主要從事青藏高原「前吐蕃時期和吐蕃時期」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2012-2015年主持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的發掘,入選2014年度國家文物局「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六大考古新發現」。2018-2019年主持發掘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再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六大考古新發現」。主要代表作包括The Silk Roads of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Early Middle Age (from the Han to Tang Dynasty) as Reconstructed from Archaeological and Written Sources, Oxford: British Archaeological Reports, 2013;《青海都蘭熱水一號大墓的形制、年代及墓主人身份探討》(2012)、《歐亞視野內的喜馬拉雅黃金面具》(2015)、《西藏西部的絲綢與絲綢之路》(2017)等。
查詢
rpcaa@cuhk.edu.hk / 39430454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