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Activities
以故事去除污名

16 March 2021

李昭明:以故事去除污名

「我為什麼想成為臨床心理學家呢?讀書的時候,有的同學是想幫人醫病,有的同學覺得精神醫學非常有趣。而我心裡的那團火,是關於消除污名的——每當我聽到有人因為精神疾病這個標籤而受到侮辱或歧視,我都會感到非常氣憤。」3月16日,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李昭明小姐(Amanda)應黃宣穎教授邀請,在ANTH 2321/UGEC2654 From Madness to Mental Health課上作了題為「講述精神健康的故事(Telling Stories of Mental Health)」之客席演講。

2015年,Amanda與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麥穎思共同創辦了「說書人 StoryTaler」,希望以說故事的方式,推廣精神健康。「在主流的傳媒和大家的觀念中,有一套關於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例如說,我是一個抑鬱症患者,每天都在哭,然後我見了醫生、食了藥、接受了治療,就康復了。這是一種『醫療模式(medical model)』的描述,在香港佔著非常主導的位置,我個人覺得是頗令人感到窒息的。而與之存在著張力、更加強調以人為中心的『復元模式(recovery model)』,還有很長的路要走。」Amanda認為,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在香港是一個大問題,有精神病的人常常面臨權利被剝奪、不公平對待、失去工作機會、受到孤立等問題。「而污名,有時甚至是來自於專業人士的:對族裔或性別少數群體的偏見、對受害者的責備、認為某些症狀是假扮出來的、跟服務使用者說是他們自己太懶惰不想好轉……當一個人感到有需要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期望得到的是適切的照護;如果,遭受的反而是不尊重的、粗暴的對待,在有權威的專業人士口裡隨意得像『食生菜』一樣說出來的話,造成的創傷,可想而知,會是深遠的。每當我想跟專業人士討論業界對服務使用者有時會造成傷害,談話就容易變得膠著,但我仍然希望持續進行這樣哪怕是敏感的對話,因為,事實上,有很多人正在醫療系統中受著苦。」

Amanda希望以說故事的方式,來揭示平日被隱藏的可能:「疾病只是人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不同的認同與身份。有親身經歷的人,也可以是服務者、專業人士。這樣的『受傷的療愈者』,在香港其實並不少見,但許多人不敢或沒法透露自己的身份。有人在與精神健康相關的工作場所中,分享了自身的精神疾病經歷,之後卻遭到欺凌和孤立。如果連專業人士自身對有精神病的人都沒有真正的接納,這不是很諷刺嗎?」

在講座開始,Amanda邀請同學們分享對精神健康專業人士的印象,特別請同學們不必「自我審查」,而大家給出的答案亦是多樣的:溫暖、機械、富同理心、有距離、善於溝通、受教育程度高、樂於提供幫助……其後,Amanda解釋,我們通常認為,專業人士有知識與技能,是來提供幫助的;而從不同的故事中發現實際運作之中存在的問題、說出這些故事,是嘗試了解現行體制乃至社會主流之中,對有精神病的人根深蒂固的污名,從而思考如何傾聽處於不同位置、擁有不同經驗的人們的聲音,更全面、謙虛、貼地,一同在社區中促進精神健康。

「作為生活在社會中的一個人,當我們的朋友感到焦慮、沮喪的時候,我們是照搬教科書上的說法,輕易地叫對方去看醫生、食藥,還是嘗試真正去理解,隱藏在精神疾病診斷背後的生命故事呢?精神健康不僅是醫學問題,而是關乎我們每一個人共同創造著的社會現實。」Amanda 以說書人製作的meme圖作結:「世界那麼恐怖,要精神健康也太難」,亦道出她想傳遞的訊息:在故事的講述中聽見個體及集體的創傷,在探索社群共同分享的身份與經驗中,尋求集體的療癒。

Privacy Policy Disclaimer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