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學生及系友
鄧曉懿

「我入學的時候是在理學院,當時一心想當科學家。可是上了一個學期的物理、數學、化學課之後,我有一種很深的焦慮感。我很記得,有一堂物理課,老師讓我們present;我聽了其他同學的presentation之後,很強烈地感覺到,我可能可以成為一個成績還不錯的人,但是不會成為一個科學家。於是就覺得很傷心啊!這樣也不是辦法。」和學習輔導主任商量之後,曉懿決定先選一些感興趣的科系的課程就讀,考慮轉系。

「當時上了文化研究和社會學的課,不知道為什麼完全沒有留意到我們也有人類學。其實我高中的時候就聽過一個關於分子人類學的講座,後來有一位同學借了《我的涼山兄弟》給我,看了之後我就更加對人類學有所了解了。後來有一次,我偶然打開了人類學系的網頁,看到有一個Q&A,看起來,人類學就像是社會學加文化研究吧?(註)於是我就覺得說,啊,這樣也挺好!」曉懿的興趣主要在社會議題方面,而相比起社會學著重的統計,又更加傾向於質性的研究方法。「我就想說,那就轉人類學好啦!雖然其實我year 1都沒上過人類學的課。」

學期結束,曉懿在人類學系已經度過了一年。上學期的時候,她都是以很興奮的狀態去上課,這個學期就慢慢沉澱下來。「我之前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說,我喜歡科學的地方在於,每一道題都有一個正確答案,只要搞懂了方法,剩下的就是不斷練習、解決問題——畢竟我們並沒去到科學研究那個階段,所以沒有太大壓力。但人類學的話,是將那種很終極問題的焦慮,壓到每一個初學者身上。」曉懿覺得這有好有不好。「好的是,有時候問題沒有答案也挺好——反正這也沒有要讓我去負責解決,這是全人類的問題。不好的是,它長期讓你處於一個很動盪的狀態……這是我現在的感覺,可能到大四的時候又會改變吧。」

從高中時候開始,曉懿就一直想來香港讀大學。「當時的想法就兩個,一個是不用軍訓,另一個是可以上網。」高考成績出來之後,曉懿本來已經疊埋心水,準備在國內的高校就讀。「一開始看成績好像來不了香港。我媽媽說,那個填香港學校的志願的位置空著也是空著,就填上吧。然後我去了巴黎政法大學參加一個summer school,凌晨四點接到一個電話說,『我們是香港中文大學的。』然後我整個人就是,『嗯?我報了這個學校嗎?』原來那年剛好碰上比較少人報香港的學校、錄取分數稍低,於是我就很幸運地來到了中大。」

「香港的政治環境是很吸引我的一個點,我在寫statement申請大學的時候,也很喜歡用民主牆做例子。」但真的來到香港之後,曉懿發現,事情可能比她原先想的複雜。「有一次中大學生會發了一個mass mail,說會在福利品部售賣支持香港獨立的橫幅。我那時候真的是很生氣!那種生氣是可以把你……怎麼說,即使你一直覺得你是一個很接受民主和言論自由這些價值的人,但你還是會立刻就覺得很生氣,這種直接的情緒和你的腦子好像沒有關係。然後你反過來想,你為什麼會生氣?會覺得很諷刺,因為你老是說自己是一個很open-minded的人,可是可能也沒有辦法去handle這種情況;對自己很失望,可是慢慢看開了,又覺得很可愛。我記得那天是一早起床就看到了郵件,那一刻、那一種感覺是應該被記錄的。」

如果不是來到香港,曉懿對這裡的想像可能還會停留在一個扁平的狀態。「現在像是被扔進一個漩渦裡面,讓你自己去sort out。我覺得這樣挺好。我很喜歡這個狀態——雖然會有沮喪的時候。」

註:
Q:人類學與文化研究和社會學有什麼分別?
A:人類學既是人文學科,亦是社會科學。文化研究也是人文學科之一,起源於文學批評。以電視節目與民間節日的研究為例,文化研究會視之為文本而加以分析。人類學家也研究大眾傳媒和節日,但研究的重點在於這些活動的參與者,並且以實地參與觀察為主要研究方法。從這方面來說,人類學比較接近社會科學,而不是文學批評。
人類學與社會學也不盡相同。社會學通常以問卷調查和統計方法來分析社會現象,而人類學則著重分析社會不同文化群體的觀點和行為。故此人類學家通常和研究對象共同生活數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通過觀察和訪問收集資料。此外,社會學的通常研究對象是工業社會,而人類學則涵蓋所有的人類社會,並進行跨文化的比較研究。
人類學、文化研究和社會學的區別,主要在於它們不同的研究重點和研究方法。雖然研究重點不同,但許多人類學、社會學和文化研究學者都會參考彼此的研究成果,並從中獲益良多。
(來源:http://arts.cuhk.edu.hk/~ant/tc/faq.php

私隱政策 免責聲明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 @2025.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