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9岁菲佣 Xyza Cruz Bacani 摄影作品,她用黑白照片持续记录香港菲佣群体的生活状态,以及自己在香港生活的点滴。 2015 年, Xyza 获得了玛格南基金的人权奖学金,前往纽约大学的 Tisch 学院进行摄影进修。
3月8日国际妇女节刚过。这个已经延续百年的节日,是女性抗争平权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今天,我们将目光投向一群特殊的女性,她们在妇女节努力寻求、争取权益。她们没有包包、也没有口红,只有真实的奋斗和困境。她们是在港的外佣群体。
香港 他乡,亦或是故乡
如果你在某个周日来到香港中环皇后像广场,会发现成群的外佣(大多为菲律宾和印尼籍)在此席地聚会。这已成为港人最熟悉的街景。无法负担城中消费场所的她们在大街小巷闲坐说笑,把普通的假日过成狂欢节。
身为全球化劳动力市场中的一员,外佣的身份,为她们制造了不少家乡亲友眼中的光鲜泡沫。
这份骄傲来自于菲律宾对外输出菲佣的历史。1974年,时任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发布442号总统令,正式将菲律宾劳工输往海外。逐渐,在海外工作已成为许多受过教育的菲律宾人的主要发展意向,有统计称,菲律宾10%的GDP来自于菲劳汇款。菲佣做出的牺牲,为他们赢得了“国家英雄”的称号。
七十年代开始,香港政府开始准许外籍劳工来港工作开始,直至2015年,香港有超过35万名外佣,其中菲佣最多。“亲密劳动”的本质使得雇佣关系很容易被忽视,导致雇佣双方很容易有不合理的期待,也容易因为缺乏尊重而终于关系破裂。
有意无意的,社会主流常常会忽视“菲佣”的存在,把他们看作劳动的机械,殊不知,他们也有喜怒哀乐的故事,有对于香港的复杂情感,也有必须面对的欲望与诉求。
而这涵盖了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讲师陈如珍的大部分研究。她从 2000 年开始研究民工,对象多为离开农村在北京当阿姨或是清洁小时工的农村母亲。2011年来港后,外佣一直是陈如珍的研究对象。在与她长谈的三小时里,她试图用最大的诚意,理清在港外佣的生存状态和诉求。
全文請閱《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