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傳媒報導
垃圾分類爲何難以貫徹?我們需要重新想像與「垃圾」的關係

新京報 采寫:劉亞光

图为张劼颖在研究中和拾荒家庭在一起。

5月13日,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官网消息,北京开出了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处罚第一单:丰台区物美超市大成路店存在生活垃圾混投混放问题,被立案调查并罚款9000元。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北京全面实施。

关于垃圾分类,上一次大范围的公众讨论集中于上海市垃圾分类的推进与实施。随着去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我们正式进入了垃圾分类的“强制时代”。强制垃圾分类的新政的推进过程也遭遇了一些阻力,其中有一种声音在互联网上颇有市场:垃圾分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不方便了”。在上海推行垃圾分类新政时,网上就曾流传一个有关如何处理没喝完的珍珠奶茶的段子,不少人据此调侃,按照垃圾分类复杂的标准,不敢再喝珍珠奶茶。

在当今社会,垃圾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东西,提起它,我们似乎只会联想到肮脏、臭气熏天等字眼,我们希望它们尽可能不要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视野之中。但实际上,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与想象自身与“垃圾”的关系。那些平时隐身在暗处的拾荒者,他们的真实面目如何,又承受着怎样的污名化?动员公众参与垃圾治理的关键在哪里?人文学科能够为垃圾处理贡献怎样的思考与启发?这些问题,在最近出版的新书《废品生活》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答,我们也借着新书出版的契机,专访了本书作者之一张劼颖,与她聊了聊当代人与“垃圾”的关系。

全文請閱《新京報》

私隱政策 免責聲明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 @2024.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