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àng Tự Do — 园泉越营艺穗档案及越南船民在香港的痕迹

October 21, 2020 - April 16, 2021

Nàng Tự Do — 园泉越营艺穗档案及越南船民在香港的痕迹

日期
由 2020 年 10 月 21 日 至 2021 年 04 月 16 日

「Nàng Tự Do」展览
越营艺穗档案展示越南船民在港痕迹
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艺术系、中大图书馆联同香港基督徒艺术家团契「园泉」合办的展览「Nàng T Do — 园泉越营艺穗档案及越南船民在香港的痕迹」将于明天(10月21日)起至2021年4月16日于中大图书馆举行。展览以越南船民1980至1990年代在香港羁留营的生活和艺术创作为主题,当中包括「越营艺穗」档案库中多幅从未曝光的羁留营照片等。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探讨难民与今日社会的关系。展览供公众免费参观。

「Nàng Tự Do」为越南语,意解「自由小姐」,出自于船民在羁留营中自行出版的越南语杂志《Tự Do》(自由杂志),因以全越南语撰写而未被大众所知。自1980年代,香港社会渐渐对越南难民生厌,由「难民」改以「船民」称呼他们,暗示他们贫穷、缺乏教育。难民的定义广泛,除战争外,天灾、经济也可能是成为难民的原因。展览命名「自由小姐」是希望透过幽默的拟人法,表达出这群逃离家园的人也有其追求的自由价值。展览打破将越南船民视为香港局外人的视角,透过当代艺术创作,展示他们在港生活的历史。

来自园泉的艺术家于1988年自发组织「越营艺穗」计划,以照片记录越南船民营中的生活,其档案库于2019年正式成为中大图书馆的永久特藏。是次展览以「越营艺穗」档案库为主轴,展出当中近50幅画作,并有系统将画作分为「身体」、「铁网」、「想象的地景」、「营里的儿童艺术教育」、「女性编织」五大类别。另又展出档案库中多项珍贵文献资料,包括数十幅于羁留营中拍摄而从未曝光的照片,以及相关文件和剪报等。

「越营艺穗」灵魂人物之一梁以瑚博士(二胡婆婆)表示:「『难民』时至今日仍是一个重要的人道议题。艺术除了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方法,也是沟通的渠道。对我来说,这些画不单是画,而是当年进到营中所交到的『朋友』,现时我仍与其中一些人保持联系。最近,我亦接触了许多欧洲难民,希望能发挥艺术的力量。」

另外,展览邀请四位当代艺术家以艺术创作响应这段历史,包括本地艺术家罗玉梅以自身家庭故事角度回首历史,并访问当年在羁留营成长的越南人;生于越南、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的杜薇以当代越南的角度重阅《Tự Do》杂志,首次将杂志部分内容翻译成英语和中文带到观众眼前;出生英国的二代越南移民Will Pham整合自身家庭、越南船民在港历史的不同影像片段;前驻港水警 Les Bird 首次公开他在1970至1980年代拍摄的私人宝丽和菲林照,包括以镜头记录越南难民乘坐破船抵埗香港大鸦洲的珍贵照片。

中大艺术系兼任讲师、展览策展人梁皓然表示:「难民看似是很遥远的概念,其实跟我们很近。是次展览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历史总在重演。昔日有涌到世界各地的越南船民,今天有欧洲难民潮,而明天,任何人有机会在不知情下成为难民。」

为让观众深入了解越南船民在港生活的痕迹,展览亦举办一系列在线讲座、工作坊和实地考察,包括邀请曾参与「越营艺穗」计划的艺术家分享当年在羁留营工作和创作艺术的第一身经历、由越南船民到今日成为学者的Carina Hoang分享有关越南难民历史的研究,以及Les Bird带领参加者实地重游越南船民昔日抵港的大鸦洲,分享所见所闻。

 

Nàng T Do — 园泉越营艺穗档案及越南船民在香港的痕迹」展览详情如下﹕

 

展览日期﹕ 2020年10月21日至2021年4月16日
展览场地﹕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地下展览厅
开放时间﹕ 星期一至五(上午8时20分至晚上10时)
星期六(上午8时20分至晚上7时)
星期日(下午1时至晚上7时)
节日及公众假期的开放时间以图书馆网站为准
供公众免费参观
注意事项﹕ 因应疫情,公众进入校园时需提供身分证明文件作简单登记,并佩戴口罩。

 

关于「越营艺穗」计划

1975年越战,大量越南难民逃到世界各地,在长达二十多年的「难民潮」历史中,香港共收留逾二十万名越南船民。越过「怒海」来港的越南船民自1980年代中期起被安置于羁留营。由园泉艺术家于1988年自发组织的「越营艺穗」计划,旨在将艺术带进羁留营中,包括与营中成人和小童一同作画,并以照片记录他们的营中生活。「越营艺穗」的档案库自2008年最后一次在香港亮相后被送到荷兰,其后于2019年正式成为中大图书馆的永久特藏。

 

有关更多展览详情,请浏览图书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