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举办的“现代文学经纬”学术演讲系列(一),于较早前顺利举行。是次演讲特别邀请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胡缨教授,以“娜拉、鲁迅与张爱玲”和“如何‘感’‘动’:秋瑾在海外”为题,分别于10月8日及10月10日进行演讲。
10月8日的“娜拉、鲁迅与张爱玲”讲座,由中文系崔文东教授主持。胡缨教授透过三篇文本分析,探讨性别化现代主体存在的前提、局限与想象空间。
10月10日以“如何‘感’‘动’:秋瑾在海外”为题,胡缨教授联同中文系邝可怡教授,通过两部海外关于秋瑾的作品,探讨身处中国文化边缘的艺人,如何运用舞蹈、影视等方式再现一代女侠,借此对传统性别意识作出修正,并论及文化资源的运用与谱系创建。
两场讲座皆反应热烈,同学除了与胡缨教授深入讨论和交流,更记录下深刻的感想。摘录如下:
第一场讲座学生感想
沉彦诚(哲学博士一年级生):
2024年10月8日,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经纬”系列讲座第一讲“娜拉、鲁迅与张爱玲”在李兆基楼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胡缨教授主讲,崔文东教授主持。胡缨教授从鲁迅的名篇《娜拉走后怎样》出发,关注到其中经常被忽略的Ahasver的典故,并将它和《过客》对读,讨论其中的“走者”形象,重新思考“鲁迅为何给娜拉热泼冷水”的问题。胡缨教授也从鲁迅延伸到张爱玲,探讨两人看似迥异的观念背后的相通之处。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在出走后往往以悲剧收尾,但张爱玲仍然让她们不得不走,这其中也蕴含了张爱玲本人作为“娜拉之女”的独特经验。通过张爱玲,胡缨教授启发同学重新思考“张爱玲是不是女性主义者”这一问题。到场的老师和同学就张爱玲与女性主义、女性与声音、行走意象的意义等话题与胡缨教授展开了充分的交流。
第二场讲座学生感想
陈子悦(哲学博士一年级生):
“为什么华裔艺人会对秋瑾感兴趣?”秋瑾 (1875-1907)形象已成为诸多意象的载体,承载公共记忆。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的秋瑾当然具备感召力,但海外“秋瑾热"现象的产生似乎更得益于秋瑾唤起了个体追寻其生命故事的兴趣。通过回顾女性友人对秋瑾随刀剑起舞的描述,秋瑾将自身和兵器相联系的诗作,以及秋瑾的男装影像,胡缨教授从性别理论和动觉理论出发,指出秋瑾通过借用宝刀、和服、男装等别人、别处、别性的“动”“作”,以产生新感觉、新知识、新意识。秋瑾吸引了海外华人张蕊(Rae Chang)制作舞剧Autumn Gem,艺术家曾吴(Wu Tsang)创作表演You Sad Legend。从这些秋瑾演绎中,我们看到原本从一出生就被规训为某种性别的舞者的身体在舞动中呈现出不断被创造、再创造,并被重新定义。在围绕秋瑾叙事的大传统和小传统之外,她的个人生命史提供给了相对的边缘群体多意叙述的可能,华裔艺人得以借用秋瑾故事,有选择地为自己建构身份和情感的谱系。
文学院致力举办不同学术活动,促进各地学者交流,为师生营造多元充沛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