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知的“现代文学”于诞生之初被标记为“新文学”,被赋予不言自明的合法性。时至今日,学者不再迷信五四一代关于“新文学”横空出世的神话,致力于辨析其生成机制与来龙去脉。文人与学者如何塑造或是对抗“新文学”?有哪些资源构成“新文学”的源头?“新文学”又形成怎样的流脉?为考察这些议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与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联合举办第四届京港青年人文学者学术研讨会,主题为“新文学的源与流”。会议汇集京、港两地青年学者,分享新近的研究发现,并邀请资深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共同探索上述话题。
本系列研讨会得到「京港大学联盟」支持。京港大学联盟旨在增进两地学术交流与学者沟通,拟在「京港青年人文学者学术研讨会」名义下,持续推动相关议题。前两届会议由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第一届主题为「近代思想的物质形态与情感媒介」,第二届主题为「近世中国的书籍形制与阅读形态」,专注于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自第三届起,本会议转向现代文学研究,由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与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合作,主题为「跨文化情境中的现代文学」。本次会议为第四届,期待延续以往的成果,将相关讨论推向深入。
时间:2024.06.20-2024.06.21(週四及週五)
地点:香港中文大学润昌堂黎陈佩昂演讲厅(6.20)、香港中文大学郑裕彤楼LT5(6.21)
主题演讲(依笔画序):
王 风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李 今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报告人(依笔画序):
王家琪 香港树仁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丘庭杰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
付丹宁 中国现代文学馆
季剑青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召集人)
邵 栋 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袁一丹 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
崔文东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召集人)
张 宇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历史及文化学系
张丽华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彭依伊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杨明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 东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
欧阳开斌 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
罗乐然 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评议人(依笔画序):
彭小妍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邝可怡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
主持人(依笔画序):
吴盛青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
林姵吟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
梁慕灵 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邹文律 香港教育大学文学及文化学系
潘铭基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
研讨会议程
2024年6月20日
开幕礼 9:30-9:45
主题演讲一 9:50-10:50
主持及评议:彭小妍
李今〈一个「社会主义」文本的东移——贝拉米的《回顾》与其最早汉译李提摩太的《回头看纪略》〉
主题演讲二 11:00-12:00
主持及评议:邝可怡
王风〈杂感与小品:亚文体及其意识形态化〉
会议报告:第一场 14:30-15:40
主持:潘铭基
张丽华〈反「世界人」的世界文学——《破恶声论》与周氏兄弟清末小说译介〉
袁一丹〈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成书考——以邓广铭笔记手稿为依据〉
会议报告:第二场 16:10-17:55
主持:梁慕灵
邵栋〈作为诗人的嬗变:刘半农的白话诗与打油诗〉
王家琪〈生态批评与抒情传统:吴煦斌的翻译与诗歌〉
罗乐然〈水阔鱼沉:战后新马文人的五四记忆与纪念〉
2024年6月21日
会议报告:第三场 9:30-10:40
主持:吴盛青
付丹宁〈死之赞美者:梭罗古勃与后五四时期的文学青年〉
丘庭杰〈再探五四美育:试论吕澂美术类文章书籍的材源问题〉
会议报告:第四场 10: 50-12:00
主持:林姵吟
欧阳开斌〈诗哲乎?玄学鬼乎?——徐志摩的理想主义再探〉
张宇〈媒介—鬼魅—声音:鸳鸯蝴蝶派电话体小说的几个面向〉
会议报告:第五场 14:10-15:20
主持:魏豔
杨明晨〈欧亚旅行中的科学伦理:张资平的地球史知识译述〉
彭依伊〈「他者化」的新型样态:萧红书信中的主体争夺与形象构建〉
会议报告:第六场 15:45-17:30
主持:邹文律
季剑青〈「职业作家」的困境:早期沉从文的文学志业与城市经验〉
刘东〈「新文学」在东北,抑或创造「东北文学」:一个东北早期白话作品的形式分析〉
崔文东〈五四的迴响:文社青年、南来文人与香港中文大学新文学课程〉
闭幕礼:17:30-17:45
会议形式:
报告时间:每份报告以20分钟为限(18分钟时响铃提醒);
问答及讨论:两人组以30分钟为限,三人组以45分钟为限。
主办: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
资助: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京港大学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