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NHK 2023 – 贝列西诗歌之行:访谈暨回顾
时间:2023年11月5日(周日)17:30
地点:香港中环大馆赛马会立方
语言:中西双语
诗人:迪亚娜.贝列西
对谈嘉宾:唐小兵 (主持)、Benny Lim
译者:香港中文大学西班牙语讲师
艺术节目:CUHK Student String Quartet
时间:2023年11月5日(周日)17:30
地点:香港中环大馆赛马会立方
语言:中西双语
诗人:迪亚娜.贝列西
对谈嘉宾:唐小兵 (主持)、Benny Lim
译者:香港中文大学西班牙语讲师
艺术节目:CUHK Student String Quartet
“第二届京港澳高校中文学科研究生论坛:中国语言学的理论前沿与实践探索”将于2023年11月17-18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欢迎参加。论坛由本系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协办,详情请浏览论坛网址:https://cuhk.edu.hk/ics/clrc/pgforum/。
上午10时至10时30分 – 网上课程简介会
上午10时30分至11时45分 – 专题讲座:从生活的小品到社会经济史
继广受欢迎的手语学习网络游戏“手语村”后,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将推出全新的多语言手语学习平台 - “手语村手册”。此平台由香港中文大学、Google、关西学院大学以及日本财团共同研发,与“手语村”同为“Shuwa计划”的项目。计划以发展手语自动辨识技术、推广手语应用、以及实现聋人无障碍沟通为目标。
“手语村手册”是一款结合手语字典与手语学习平台的网络工具,和“手语村”一样,“手册”的设计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与手语语言学理论。使用者可以根据“手语列表”或“分类单元”查看手语,并透过平台拍摄自己的手语以练习正确打法,机器学习系统可以根据使用者手语准确度作出即时反馈。使用者可以以文字搜寻手语词汇,亦可以用影片搜寻手语词汇。只要透过“手语村手册”的网页或iOS/Android应用程式、对著电脑或者手提电话的镜头打一个单一手语,系统便能够找出对应的手语词汇。现时系统支援三种文字(英文、繁体中文、日文),以及三种手语(香港手语、日本手语、仰光手语)。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系统中收录了超过500个香港手语词汇,涵盖38个生活化主题,让使用者更全面地学习香港手语。更多手语将陆续登陆“手语村手册”,敬请密切留意!
如欲了解更多关于“Shuwa计划”与“手语村手册”的资讯,欢迎浏览以下网页或下载应用程式,亦可参阅随附的海报:
Shuwa计划:https://projectshuwa.com/
手语村手册网页:https://handbook.sign.town
下载手语村手册应用程式:
(iOS) https://apps.apple.com/hk/app/project-shuwa/id1643644150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thebitstudio.shuwa
来自马来西亚的林淼湘,获颁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奖学基金资助的“2023-24年度一带一路奖学金”,修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博士课程。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一个丰富的汉语语言学研究平台
香港是汉语语言学研究的一大研究枢纽。淼湘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接触了一些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香港多语的土壤孕育出了兼顾各种语言、变体、方言的研究传统,以综合全面的目光挖掘、解释语言现象。这些优秀的作品激发了她到中大升学的兴趣。此外,能在一所声誉卓著的学府接受学术训练,向领域中的顶尖专家学习,对她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她续说︰“再者,香港中文大学位于一个多语言和文化多样的地区,为探索语言变异提供了独特的机会,这也与她的研究兴趣完美契合。”
中大中文系为汉语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效地为学生的研究提供支持,包括专精的课程以及充裕的学术资料库。这些资源促进学生的研究,并有助于他们的学术成长。中文系所不吝提供的奖助学金也可以减轻经济负担,让学生能够专注于学业和研究。淼湘认为中文系培养了合作氛围,鼓励知识交流和共享,激发学生探索和拓展知识的热情。
研究兴趣与学术目标
淼湘的研究兴趣主要是马来西亚华语中的句法语义现象,同时关注普通话、粤语、闽南语、英语等所接触的语言的情况,并能作出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至于她的学术目标,是在巩固、加深现有知识结构的同时,横向拓展对学科的认识。她期望能够在三年的学习中提升分析能力,培养理论意识,进而取得一些关于语言结构和语言类型的新见解。
对香港的美食及文化探索
香港素有美食天堂化称,淼湘对香港的大排档情有独钟,例如地道小炒、焗猪扒饭等都让她难以忘怀。她期待品尝更多本地的特色美食,并探索香港独有的中、西融会贯通的文化。
感谢师长与家人的指导和支持
在先前的求学经历中,淼湘有幸能先后受到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和北京大学的老师们的指导, 她表示︰“他们不仅传授了我专业知识与技能,激发我的学习动力,为我的学术发展打下基础,他们治学、行事所体现出的正直品格也深深启发了我,促我时时向他们看齐。”另外,淼湘也很感激父母在多方面给予她的支持与鼓励,作为她继续努力学习的推动力!
讲者
蒋宝麟教授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Prof. JIANG Baolin, School of History, Nanjing University)
腾讯会议ID: 868 6255 0850 | 密码: 203302;
会议连结:https://voovmeeting.com/user-center/hk/joining?meeting_code=86862550850
讲者:普鸣教授
哈佛大学 Walter C. Klein 中国历史与人类学讲席教授
主持: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卜永坚教授
讲者:普鸣教授
哈佛大学 Walter C. Klein 中国历史与人类学讲席教授
主持: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张晓宇教授
宋代茶饮习俗的主流,继承了唐代的“研末煎点”方式,将茶叶捣烂制成饼团,研磨成茶末之后,在釜铫中煎煮茶汤,形成沫饽饮用。由于讲求沫饽纯白的成色,宋人发展出“击拂拉花”的点茶技艺,成为有宋一代的新风尚。更由于点茶风尚的兴起,茶盏审美也出现了变化,从唐代崇尚越窑青瓷,转为崇尚建窑黑瓷,影响了瓷器审美的品鉴。
讲者
郑培凯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原主任)
郑培凯,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谘询委员会原主席,香港艺术发展局顾问,团结香港基金会学术顾问,香港集古学社社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原主任、教授。
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80获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1981-1982任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博士后。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等校。
著作有《陶瓷下西洋:十二至十五世纪中国外销瓷》、《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茶饮天地宽:茶文化与茶具的审美境界》《茶香与美食的记忆》、《茶馀酒后金瓶梅》、《茶道的开始:茶经》、《高尚的快乐》、《跨文化美食》、《流觞曲水的感怀》等。
rpcaa@cuhk.edu.hk
39430454
1973 年起利氏北山堂从海内外萃集“北山十宝”、“游相兰亭”共二十种宋拓惠赠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这些珍本已是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国宝。今年是香港中文大学创校六十周年,在北山堂基金的支持下,“北山十宝”与“游相兰亭”汇聚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让人感受丰碑古韵与东晋风流,传承国宝的喜悦。“北山十宝”的文物价值不容置疑,当中蕴藏丰富历史文化意涵亦尚待发掘。是次讲座将从“北山十宝”中的汉唐碑刻谈起,探寻碑帖背后掀动人心的历史世界,令人感受宋拓的魅力。
讲者
何碧琪(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研究员)
何碧琪,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大社会科学学士及艺术学部哲学硕士,台湾大学哲学博士,研究中国书法史及碑帖,旁及思想史、绘画、篆刻、广东书画及文人文化等。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先后赴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浙江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发表研究。她为中大文物馆申报二十件宋拓列入由国务院审批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令中大成为香港首间入选机构。2015年为利氏北山堂捐赠中大文物馆十种宋拓命名为“北山十宝”,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合编《北山十宝》图录(2022)。2019年促成四种中大文物馆藏宋拓于东京国立博物馆“书圣之后——颜真卿及其时代书法特展”展出。2023年与故宫博物院共同策划“宋拓魅力——碑帖珍本特展”以庆祝中大创校六十周年。
39437416/artmuseum@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