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促使大量的中國知識份子紛紛投身救國事業。歐洲戰爭文學,尤其是俄蘇文學,遂成為中國知識份子建構抗戰文學的理想資源並鼓舞群眾的抗戰意識。過往學者的研究集中於中國左翼作家書寫的抗戰文學及其對於建構國族身份認同的重要意義。然而,他們甚少討論中國現代派與左翼文藝思潮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現代派作家對抗戰文學的貢獻。因此,中國現代派因應中國特殊的歷史語境而大量評論和翻譯有關普法戰爭(Franco-Prussian War, 1870-1871)、第一次世界大戰(First World War, 1914-1918)、俄國內戰(Russian Civil War, 1917-1922)、波蘇戰爭(Polish-Soviet War, 1919-1921)、西班牙內戰 (Spanish Civil War, 1936-1939)以及蘇聯的衛國戰爭(Great Patriotic War, 1941-1945) 等歐洲戰爭文學作品,一直被長期忽視,實為中國抗戰文學以及中國現代派文學研究之中的遺珠。
中日戰爭時期中國現代派對歐洲戰爭文學的跨文化閱讀(1937-1945)
本計劃旨從跨文化和跨歷史的角度切入,探討中國現代派對歐洲戰爭文學的閱讀、評論、翻譯及再現。本計劃以中國現代派「作家-譯者-編輯」羣——施蟄存、葉靈鳳和戴望舒為考察對象,探討他們引介並翻譯來自五個國家、以四種語言書寫、合共逾二百部歐洲戰爭文學著作,如何再現由不同政治傾向的歐洲作家撰寫的戰爭文學,作家包括人文主義及和平主義者如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社會主義者如巴比塞(Henri Barbusse),反法西斯主義者如海因里希.曼(Heinrich Mann),共產主義者如阿爾維蒂(Rafael Alberti)、巴甫連科(Pyotr Pavlenko)、里別進思基(Yuri Libedinsky)以及「同路人」作家如伊凡諾夫(Vsevolod Ivanov)。本計劃將進一步研究中國現代派如何利用歐洲戰爭文學的翻譯作為「內在抵抗」的策略,支援在香港同時面對親日的「和平運動」以及英國殖民政府嚴苛的政治審查的雙重壓力之下掙扎求存的抗日文藝運動。
本計劃試圖點明中國抗日戰爭文學與歐洲文藝思潮之間的連繫,以期填補抗戰文藝研究長年遺漏的重要版塊。此外,本計劃通過重新考量中國現代派作家對歐洲戰爭文學乃至其中文學與政治思想的接受情況,開拓抗日戰爭文學的研究視野,並再次強調戰爭語境下中國文學現代性發展的混雜性和跨文化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