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示寂周年紀念:暨全球佛教學者暢談人間佛教座談會
星雲大師畢生提倡「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為繼起此等教化,在星雲大師示寂一周年之際召開學術座談會,是對大師最好的緬懷方式。歡迎海內外大雅君子,四眾高德,共襄盛舉。
【形式】現場會議 + 視訊會議
【議程】https://reurl.cc/g4QvLQ
【Ageda】https://reurl.cc/dLeYN6
【主辦單位 Organization】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誠邀參加: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六十周年傑出校友講座 -「彳亍藝行」 | 主講︰劉鳳霞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誠邀各界參與將於3月1日(星期五)舉行的「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六十周年傑出校友講座」。
文學院很榮幸地邀請到劉鳳霞博士(87/95/12 新亞/藝術)作為本次講座的主講嘉賓。劉博士從小喜歡藝術,是中大新亞書院藝術系的傑出校友,機緣巧合下,成為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最後一個博士學生。畢業後,劉博士投身公營博物館,參與推廣藝術,在藝術界擁有逾三十年的深厚經驗。
劉博士現為香港藝術推廣辦事處總監,是該辦事處及「油街實現」藝術空間的創館館長,曾在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等重要機構中擔任要職,她以其獨到的策展理念,帶領團隊於本地與國際屢獲殊榮。
在這次講座中,劉博士將與我們分享她在藝術、學術研究和文化推廣方面的心得體會及面臨的挑戰。請不容錯過這次寶貴的知識和靈感交流的機會。
活動詳情如下:
- 日期:2024年3月1日(星期五)
-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地下L1演講廳
- 流程:下午4時茶點接待 | 4時30分至6時講座
- 講者:劉鳳霞博士(87/95/12 新亞藝術),香港藝術推廣辦事處總監
- 主題:「彳亍藝行」
- 報名方式:請點擊 報名表格 完成網上報名。
- 報名截止日期:2024年2月25日(星期日)
- 查詢:arts@cuhk.edu.hk
我們誠意邀請所有中大成員、校友及藝術愛好者參加這場傑出校友講座,請踴躍報名參加!
-----------------------------------------------------------------------------------------------------------
劉鳳霞博士 (87/95/12 新亞藝術)
香港藝術推廣辦事處總監
- 1987、1995 及2012年先後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本科、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
- 曾獲獎項:香港中文大學藝術學部的最佳(碩士)論文獎
- 北山堂利榮森紀念交流計劃訪問學人。曾於大英博物館、美國迪美博物館及The Phillips圖書館作訪問學人,研究其中國外銷藝術與廣東口岸文化的收藏
- 從事文博及藝術推廣工作三十多年,為藝術推廣辦事處及油街實現藝術空間的創館館長,亦曾任職於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及香港視覺藝術中心等機構
- 帶領機構榮獲多個國際及本地獎項,包括油街實現被選為2016年度香港最正公共空間、「盛食當灶」項目獲日本Best 100 – Good Design Award 2016及「城市藝裳計劃:樂坐其中」獲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2018 — 大獎優異作品等
- 2019年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嘉獎狀,讚揚其推廣香港藝術及提升社區藝術文化氛圍的工作
2024年文學月會:花雨弦歌 - 經典今詮
講題一:十九世紀廣州粵語音系的重建及其演變
講者:郭必之教授
簡介:通過整理 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 (1828)、Cantonese Made Easy (1883) 等文獻,嘗試重建一百多年前的廣州粵語音系,並拿它跟其他粵語方言做比較。在此基礎上,探討以下幾種音變:(一) 齒齦噝音和齦後噝音的合流;(二) /i u y/ 的複元音化;(三) /om/ 韻與 /ɐm/ 韻的合流;(四) 小稱變調的歸一化。
講題二:動物世界裡的仁獸
講者:潘銘基教授
簡介:中國傳統字書,例如《爾雅》、《方言》、《說文解字》等,收錄了不少與動物相關的詞彙,其中所載動物,或即今天某種,或已告滅絕,或尚待考證。「仁」是孔子儒家的核心思想,本指人與人的關係。在動物世界裡,古人每多賦予某些物種有著人類的品德情意,因而有「仁獸」之謂。此等想法,同時也反映了人世間對高尚品德的追求。
2024年文學月會:花雨弦歌 - 文隨境遷
講題一:漫談香港「董富記」與上海「書隱樓」
講者:陳濟舟教授
簡介:人與住宅除了購買、擁有和維護外,還能產生哪些不可思議的關係?當承載家族和個人記憶的房屋不復存在,個體又應該如何組織自我的情感和記憶?在此過程中,文學和書寫的重要意義應當如何體現?本次演講圍繞「人隨物隱,情以工彰」這個主題來嘗試回答以上問題。演講內容涉及兩位作家:董啟章和王安憶;兩座歷史中的宅子:「董富記」和「書隱樓/煮書亭」;兩部小說《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和《考工記》;兩座城市:香港與上海。
講題二:魯迅漫步神保町
講者:崔文東教授
簡介:魯迅一生嗜書如命,與書店結下不解之緣。在留學日本的青年時代,魯迅於東京諸多書店購書、讀書的經歷,更是奠定他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的基礎。可惜魯迅自己對這段時光著墨甚少。他究竟曾流連於哪些書屋?又青睞哪些圖書?其讀書經歷有何特別之處?本次講座結合魯迅親友的回憶與一手資料,重構其青年時代購書、讀書的歷史場景,探求其文學知識與文學素養的源泉。
2024年文學月會:花雨弦歌 - 典則以麗
講題一:歷代帝王詩淺說
講者:陳煒舜教授
簡介:前代帝王作詩之舉,如今往往譏為「附庸風雅」。實際上,帝王作詩除了言志抒情,更重視以詩教化臣民。因此,《詩經》及古逸詩作品每有託於古帝王名下者。漢魏六朝及初唐文壇,亦多以帝王為領袖。他們並非附庸風雅,而是總持風雅,這種主導乃是文學性高於政治性的。唐中葉後科舉發達,士大夫的影響力方才日漸大於帝王。本次講座以歷代帝王詩為探討中心,讓聽眾對中國詩歌發展脈絡有不同於尋常之認知與理解。
講題二:漫遊宋詞的藝術空間
講者:徐瑋教授
簡介:詞即歌詞,無世無之,而所謂「宋詞」,乃專指宋代的流行歌詞。詞大盛於宋,詞人透過婉微的筆觸,曲盡人間情感,令讀者流連於淒迷幽美的藝術空間。詞遂成為中國古典韻文中最為細膩的文體。本次講座以若干名篇為例,觀察其中時空與人事的對照,以冀彰顯詞體的藝術特質。
紀念長征九十周年 (1934-2024) 研討會
會議程序:
上午10時至中午12時
開幕禮及主題演講
下午2時30分至5時30分
專題講座、教學資源分享及總結發言
首場「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六十周年傑出校友講座」圓滿舉行!
由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校友、美國西東大學榮休教授梁伯華教授(72/聯合/歷史)主講的首場「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六十周年傑出校友講座」已於2023年12月1日(星期五)圓滿舉行。當日高朋滿座,出席嘉賓包括文學院院長唐小兵教授、副院長(公關及推廣)黃念欣教授、歷史系梁元生教授、黎明釗教授及校友事務處處長鄭健文先生等,歷屆校友、學生亦踴躍參加,場面熱鬧。
梁伯華教授分享他逾半世紀旅美的學術與文化之路,回顧在中大的青蔥歲月,優良的師資和學習環境對他往後深遠的影響。梁教授鼓勵年輕一代多學習不同專業領域知識,保持開放的態度,了解中、西文化、歷史、藝術發展等。 現場觀眾亦熱烈參與討論環節,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展示了文學院學生、校友好學的學習精神。
文學院衷心感謝所有出席人士對我們的支持。第二場傑出校友講座將於明年3月1日舉行,詳情稍後公布,敬請密切留意。
跨學科講座系列:支架式情緒
Speaker
Prof. Giovanna Colombetti
Visit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Recent debates on the nature of the emotions include what has been called the “situated perspective”. Its proponents criticize the general tendency, in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to consider emotions only as states, or processes, of a person’s brain or body (a position also known as “individualism”), with little consideration for the role of environment. As a remedy, scholars suggest to regard emotions as scaffolded by the environment, both synchronically and diachronically. In this talk, Prof. Colombetti will present this notion of “scaffolded emotions” in detail, explain why she thinks it is valuable, and suggest various ways in which it can be developed fur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