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谢我每一位学生,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音乐系助理教授Adam Kielman谦虚地开始了访谈。「我没有通往成功的秘笈。我仍在努力提升教学质素,这过程相当漫长。」Kielman教授态度谦逊,好学不倦,使他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Kielman教授凭着教学成就和抱负,荣获2021年度校长模范教学奖。
超越声音的音乐
Kielman教授是一名色士风演奏家及民族音乐学者,他相信音乐教学不止停留在声音和音乐技巧的层面。在他眼中,音乐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与我们的经历、情感,以致文化和社会息息相关。他表示︰「学习和研究音乐让人大开眼界,我们除了评论音乐,更会研究音乐如何出现在文化不同面向。音乐让人视野更为广阔,因为它关乎文化构成、社会形态。」
Kielman教授鼓励学生:
「要运用创意及批判思维去思考音乐,同时以国际化的角度,理解不同的表达艺术文化。因为此乃人类生活的根本。」
他在「爵士乐导赏︰爵士乐、美国文化和全球脉络」科目中介绍著名爵士音乐家及其作品,又透过讨论爵士乐作品,以教导学生理解和欣赏爵士乐这一音乐流派。他也启发学生通过爵士乐探讨民族、种族背景、政治意识、全球化、经济等相关议题。他说︰「探讨爵士乐的相关议题让学生思考音乐与历史之间的渊源,以及近年发生的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生命同样重要)运动、亚裔仇恨犯罪等等议题,藉以展开对话交流,面对当下时局,这正是我们热切需要的。」
摒弃文化定见的思考方式
「我没法专心听接近三小时的讲课。」Kielman笑著讲述他的教学方式。他发现长时间讲课常常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我的课堂经常有分组活动。当学生有目标去完成任务,会更积极参与其中。」有一次,他要学生由从新设计一个乐谱系统。这活动鼓励学生跳出框框思考,当他们脱离五线谱用以记录音高、长短、强弱的标记,就会发现不同的文化角度给予不同的方法建构并记下音乐的声音。
身为民族音乐学者,他强调引导学生摒弃文化定见思考,并寻找不同方法拓宽眼界非常重要。他表示︰「我问的问题驱使学生不以常用的方式思考。在音乐系入门科目中,我用一个问题作引子,『甚么是音乐?』这个问题揭示学生的文化定见。这是个让人反思思考模式的好方法。」
思想开明 热爱学习
「我不认为音乐品味有好坏之分。只要有人觉得一首音乐富有意义且重要,那就是好音乐。」Kielman教授思想开明,心胸广阔,每每从学生身上学到新事物,都会让他感到兴奋。他学到的,由香港独立音乐至中国大陆的嘻哈音乐都有。
他的开明和好奇心与他的背景和经历有莫大关系。
「我并不是自小受西方古典音乐训练。」他回想说。「我没想过在民族音乐学发展。」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东亚研究学士学位后,他机缘巧合下到访广州,然后在一间资讯科技公司从事声效制作。他热爱音乐,及后几年在广州不同地方演奏爵士乐,成为全职乐手。演出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对音乐的热诚与他学士主修的科目甚有渊源,之后更回到美国进修。
Kielman教授最近出版了一本名为《声音流动︰中国南方的音乐制作世界》的专著,透过两队乐队深入探讨广州的音乐。书中出现的乐队用歌曲表达与乡下的连结、小镇情怀,同时与国际音乐联系。
被问到老师必须具备的特质, Kielman教授这样回应︰
「有创意、懂得聆听、适应力强、会灵活变通。最重要是喜爱学习,还有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的热忱。」
富有创意、适应力强、懂得细心聆听其他乐手演奏、即兴演奏的才华,这些毋庸置疑是成功爵士乐手具备的特质。从这位谦逊的民族音乐学者身上,可窥见这些宝贵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