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是一項透過文本分析與民族誌實地研究,對中國民間宗教在日本德川幕府時期(1603-1868 年)的認受和本土化進行的開創性研究。此擬定項目將透過對德川幕府時期的文本分析及在日本神社和佛寺進行的民族誌實地調查,對日本德川幕府時期各種中國民間信仰與習俗的普及和本土化進行開創性研究。研究包括日本對媽祖、鍾馗、神農、大禹、伏羲和關羽等主要中國民間宗教偶像崇拜的接受和演化,也會仔細研究石敢當等宗教物品如何被歸化,以豐富日本本土的宗教文化。這些中國神明通常都會被轉化為日本神道教的神靈,被授予神道稱號,供奉在神社中,並以神道方式受到參拜。神道化幫助日本人跨越心理關口,將對外來神靈的崇拜合理化。這些被歸化的中國民間宗教也不時反映於德川幕府藝術、文學和民間傳說之中。本項目獲優配研究金資助,將展示中國民間宗教如何融入日本的神道框架,以及日本如何利用中國元素豐富本土文化。相關成果已結集成專著《和魂漢神--中國民間信仰在德川日本的在地化》,於2021 年 1 月發表。
恭賀傑出教學及研究獎得獎者
文學院恭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黎必信博士獲頒2018年度校長模範教學獎殊榮。校長模範教學獎於1999年設立,每年由各學院院長及教務會通識教育委員會提名教學表現卓越的教師,並由校長頒授獎項予獲獎教師。
文學院同時恭賀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郭必之教授及英文系博士畢業生雷拓博士分別獲頒2018年度青年學者研究成就獎及2018年度研究生學術成果獎。郭必之教授憑其著作Southern Min: Comparative Phonology and Subgrouping (Routledge, 2018) 獲獎,雷拓博士則憑期刊文章 “Profound Farce: William Shakespeare’s The Comedy of Errors as farcical scepticism” (載 Cahier Élisabéthains: A Journal of English Renaissance Studies, 2018, Vol. 97(1) 4–19) 獲獎。
兩獎自2002年設立,以嘉許出色的研究成就及鼓勵優質研究。青年學者研究成就獎頒予校內45歲以下,助理教授職級或以上的全職教師;而研究生學術成果獎則頒予校內全日制或兼讀制研究生。兩獎皆由各學院院長每年推薦一位研究成果最優秀的候選人參選,經研究事務委員會評核後,再交予大學行政與計劃委員會審批。